查看原文
其他

我已流浪街头,你却谴责我为何不奉献?

与归 与归随笔 2021-01-20

这两天看到一条无法释怀的消息。

说的是,“在武汉协和医院附近,志愿者发现了一群流浪汉。他们因为封城回不了老家,在武汉本地又没地儿住,只能露宿街头,志愿者给他们发放食物,还发生了哄抢。


1


对于这一消息,我努力去求证了,奈何主流和官方媒体的声音几乎没有。

不过好在,这是一条有视频、有人物采访,有确切地点和时间的消息:

 
本来,这类信息看多了,我是不太想写了,但是在一篇自媒体文章后看到的留言,却让我不吐不快。

留言有人责问这些流浪街头的民工:


乍一想,这个逻辑似乎很聪明:你们与其流浪街头,咋不去做志愿者?咋不去火神山援建,你们不是民工吗?

言外之意,去了不仅有饭吃、有地儿住,说不定还可以拿工资。

最主要的是:从受助者身份一下子转变成了施助者,变负担为外援。

这个想法是不是很完美?

就是因为太完美,所以一文不值

这些农民工难以发声,那就让我来回答这种责问吧:

在外露宿那么久,手机什么的都可能没电了,既看不到网上的消息,也没法在网上求助,请问要用烽火狼烟传讯吗?

就算他们知道火神山雷神山需要民工、有饭吃,但市内交通停了,怎么去?靠两只脚走过去吗?

先别急着怪他们不主动去找相关组织。
 
视频里有两个细节,一个是志愿者“发现”了他们,一个是他们的饮水靠去附近的武汉协和医院解决。

那可是协和呀!焦点中的焦点,多少镜头对着这里?多少眼睛盯着这里?

在严禁普通居民上街的武汉街头,他们已经晃悠一个多月了。那么大的活人,社区也好,其他工作人员也好,看不见?

还是由于精力人力物力有限,只能视而不见?

哪怕他们愿意,也不宜让他们去做志愿者或建造医院的民工。

因为他们此前一直呆在武汉,出了湖北都应是被重点隔离的群体。出于防控疫情的角度,也不能让他们去聚集务工  

建设火神山雷神山的很多名工是外地来的,万一这些滞留武汉的本地民工感染了外来民工,咋整? 


2


最近,还有一条新闻,也是从社交平台走进了媒体报道。

说的是,“湖北十堰一位6岁小男孩,家里就爷爷和自己,爷爷死家里几天了,才被上门排查的工作人员发现,而小孩子靠吃小饼干渡过了几天。

这条消息里有细节,如小男孩给爷爷身体盖上了被子。

很快,事发地张湾区委宣传部也证实,“2月24日,社区网格员等工作人员上门排查时发现,谭某华死于家中,他今年71岁,家里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孙子。公安、法医已经介入调查”。


不过,对于网传的“死亡三天左右”,红星新闻采访到的张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郭瑞兵说,“这是不可能的,张湾区实行战时管制,社区内网格员每天上门排查居民身体状况。”

另外,社区志愿者也对这一说法给予了否认,“社区每天都有人上门排查。

插入这条新闻,我不是想主观地去批判什么,而是引入一个细节:“社区每天都有排查。

这句话是有权威背景的。在湖北,拉网式排查已经展开多日,“不漏一人”也已是人尽皆知的口号。

比如在武汉,@武汉发布2月23日曾发布《集中攻坚不落一户不漏一人,武汉市开展拉网式清底大排查》一文。文章称,2月17日至19日,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排查,在武汉三镇3300多个社区、村湾同步展开,不落一户、不漏一人


措辞非常严厉,称“这是用责任编成的防疫之网,更是用实干织就的生命之网。”此外,还表示对排查不力严肃问责。

所以,针对农民工露宿街头的消息,疑问就又来了:他们在拉网排查之列吗?他们虽不在社区,却在更危险的大街上,应不应该在“不漏一人”之列?

如果排查了,那就证明官方发现了露宿街头的现象,然后默许了他们的这种状态,没采取相应的安置措施;而如果一个多月来一直没排查过他们,那问题就更大了。

农民工不该是社会的边角料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,是一座座高楼大厦上的砖头。他们不应该在排查之外,也不应该在救助之外。


3


事实上,类似的农民工露宿街头的新闻,我们早已经看了很多年,很多遍。

以武汉为例,早在2004年,楚天都市报就曾报道过露宿街头的民工


说的是,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在走访调查中,发现还有民工因无钱返乡露宿车站街头后十分揪心,立刻致电武汉市民政局,要求民政局与市交委等部门,救助确实无钱返乡的民工,不能让一人露宿街头。

2005年,类似的新闻再次出现。

说的是,当年春运第一天,武汉市社会救助站一大早就兵分4路进驻汉口、武昌两大火车站和新华路、傅加坡两大长途汽车站,设立困难民工返乡援助点,帮助有特殊困难或无钱、无票返乡的民工能够早日返乡。
 

十几年过去了,有些东西发生了很大变化,而有些东西几乎没什么变化

就这次民工露宿街头,因为处于疫情的特殊时期,因为多了一些“政策性不能回”的难点,因为人力物力都被逼到极限,“照顾不周”恐是在所难免。

但是退一万步,我们不能指责他们不去“做贡献”吧?

最近,武汉作家方方的一句话很流行:检验文明尺度的是你对弱势群体的态度。

当一条新闻出现,我们不能只看到志愿者送温暖的正能量,还应该看到更多的东西,思考更多的角度,多一些设身处地和将心比心。

我已流浪街头,你首先想到的却是“你为何不去做贡献”。这是把民工当工具看,而不是当人看。

你可以帮不到,他们可以尽可能地自救,但是在一边说风凉话,不觉得太冷了吗?

往期回顾:

一位基层工作者的猝死

夏思思医生殉职后,我的眼睛瞎了

比监狱集中感染更惊人的是强行点赞

反对“抗疫医护子女加分”的23个理由

全国警察都在生孩子?正能量宣传别再搞“样板新闻”了

与归随笔

读书写字  文史哲思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